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县区动态

政声传递

一体化信息平台助力市场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时间:2023-03-30  来源:科信处   字号:[ ]


平均两分钟查询到企业档案,6个工作日完成经营许可证办证、换证、补证……坐在电脑前,鼠标轻轻一点,便可完成企业档案查询、经营许可证办理等多个事项。这一切都得益于市市场监管局打造的市场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该平台于2021年6月启动建设,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2023年年底前全面建成。


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单位,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疏通监管“堵点”、破解办事“难点”,让监管工作更高效、便民措施更贴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截至目前,一体化信息平台已整合行政审批、信用监管、四大安全等22个核心业务系统,涉及32个领域、610个监控指标,初步实现政务服务一体化、监管执法智能化、综合业务数字化、基础建设集约化。


平台支撑:“一网”汇数据 实施“强治理”

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政务服务一扇门、协同监管一张网、数据资源一盘棋、决策预警一幅图”目标,建设市场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平台构建“1+2+N”的架构体系,“1”即创建一体化综合监管统一门户,整合算力、整体上“云”,整合省、市统一认证平台,实现信息化系统“一次登录、一次认证、一网通办”。“2”即新建两个中心,一是大数据中心,通过盘活数据资产,激活数据动能,形成数据全生命周期应用;二是现代化指挥中心,通过打造“1+8+53”三级联动指挥体系,构建高效协同治理新格局。“N”即构建智慧政务、智慧服务、智慧监管等N个场景应用。

整合数据资源,夯实发展基础。坚持全向归集。纵向,向上打通省市场监管局“地市数据库”通道,向下收集县区市场监管局及其基层分局监管服务数据,打造市场监管数据中台,夯实市场监管大数据底座;横向,对接“智慧城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及时汇聚行政审批、人社、卫健、公积金等27个部门数据,推动市场主体各类相关数据融合,以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打造市“综合法人库”。目前,数据中台已连通系统49个,汇聚数据4.6亿条;综合法人库已归集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年报信息、中小企业信息等132项数据类别,治理入库数据总量超7000万条。

打破数据壁垒,助力互通共享。重构数据逻辑关系,建立行政许可、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等14个主题数据板块,通过市级共享交换平台提供超9000万条的支撑数据,推动信息共享、助力业务协同。坚持可见可视。建成“领导数字驾驶舱”,运用多源数据精准绘制市场主体“全景画像”,精确展示市场监管“全息影像”。


智慧监管:“一网”提效能 实现“最优管”

“一体化信息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统筹再造监督检查流程,有效解决重复检查、充分登录、重复录入等问题,为基层监管人员配上‘智慧助手’;运用AI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区块链等技术,针对重点监管领域,建立智慧监管机制,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全力营造放心、安心的消费环境。”市市场监管局科信处副处长王佳介绍。

高效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涵盖各类检查要点的标准化清单列表,实现照单勾选、随查随录、同步上传,不仅减轻了基层执法人员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推进了责任落地落实。对目标任务、党的建设、公文办理等工作实施跟踪绩效管理,用数字化流程科学评价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提升全局工作效能。值得一提的是,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到人、全面覆盖”原则,对全市范围内所有企业进行网格化划分,将企业与网格监管人员匹配,全方位展示企业相关信息,实现精细化监管。

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市市场监管局采取“互联网+农贸市场”模式,构建智慧农贸市场管理系统,推动建成主体规范、公众监督、政府监管的农贸市场规范运行体系,实现长效、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升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能力和农贸市场信息透明度,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实施智慧农贸的AI监管,不仅有助于维持经营秩序、提高管理效能,还能推动市场主体落实责任,让违规现象越来越少。”市市场监管局市场处处长纪政说。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识别、自动检索电子文档(视频图片),高效完成餐饮、小作坊票据溯源工作;通过AI智能识别,接入2000路餐饮后厨、零售药店、农贸市场、特种设备等重点场景监控视频,24小时监测抽烟、不戴口罩、未穿工作服等13种违法违规行为;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动防疫药品、含麻药品、特殊药品等重点产品上线上链,实现流向可追、来源可溯、过程可控。


智慧服务:“一网”融企业 创新“微服务”

从生产到管理、销售、竞争、服务等,企业各环节的工作都涉及市场监管部门。如何让企业在办事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市市场监管局有着独到的经验。

“以前,打印企业档案,需要拿着营业执照和身份证到政务服务大厅现场办理,拿号排队,费时费力。现在,在手机上就能查询登记档案,真是太方便了。”清江浦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企业登记档案是一项需求量很大的证明材料,是企业办理银行贷款、申请行政许可、财务审计等业务的必要材料。针对办理此业务时存在的跑腿多、等待久、打印慢、成本高等问题,市市场监管局推动企业档案查询网络化,建成市场主体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各类主体“7×24小时”在线查询,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据悉,网上查询系统上线后,累计查询9157人次,导出档案记录4348条,平均耗时2分钟。

“速度更快了、系统更稳了、服务更好了。”江苏同正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洪飞用三个“更”总结他今年2月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感受。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动登记许可“让证自己跑”“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实现行政许可网上办理、远程评审。截至目前,共线上服务企业2147家,办理发证业务321次,办理变更业务1025次、办理换证补证业务212次,平均办理时间6天。

绘制市场主体“全景画像”,定期帮企业“体检”。推动主体监测数字化,构建市场主体治理数字模型,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发展、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研判工作,提高经济政策精准性和协调性。根据数字模型反映的疫情期间市场低迷、企业经营困难等情况,出台《关于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等举措,着力深化准入准营改革及加大资金扶持、费用减免力度,提升市场主体质量发展水平。


据悉,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要求,聚焦市场监管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以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效能、监管水平、基层建设水平、执行能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淮安日报

通讯员:杨居春;融媒体记者:刘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