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县区动态

政声传递

淮安市知识产权局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时间:2025-07-04  来源:知识产权发展促进处、知识产权服务处、知识产权保护处、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字号:[ ]


近年来,淮安市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经验。

政企协同,守护品牌筑牢企业发展根基。一体保护。2025年,启动“政企协同品牌守护工程”,构建起“信息共享、联合执法、风险预警”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监管部门与35家重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淮安分中心,为企业品牌保护构筑起坚实的“护城河”。监测维权。聚焦主导产业开展“重点商标监测服务项目”,对“Tori”“Hanbon”等14件易被侵权商标实施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抢注监测,通过“一般风险技术辅导、中高风险专家上门”的分级响应机制,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维权方案130余项,出具知识产权报告书超70份。执法立威。持续加大执法保护力度,联合市中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构建线上线下联动解纷格局。2025年以来,全市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48起,其中1起重大案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形成强有力的司法震慑。“今世缘”商标维权、“大运河”老字号保护、“正大清江”专利纠纷应对成功实践,彰显了政企协同在品牌护航中的关键作用。

全流程提升专利质量,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合作共建。以“百日行见成效”“批量预审服务月”等活动为抓手,构建起发明专利“申请前政策保障、申请中通道保障、申请后服务保障”的全流程质量提升机制。推动落实淮安市政府与省知识产权局签署的《共建知识产权强市合作框架协议》,设立861万元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布局项目,对178个项目发放791.8万元奖励,激励企业创新。优质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南京代办处淮安工作站,为468家创新主体的1428件发明专利提供优先审查辅导;通过追加预审名额、开展“知识产权体检”等举措,去年完成337家企业预审备案,出具分析报告55份。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8851件,同比增长28.15%;发明专利授权2025件、同比增长45.25%,其中企业授权增幅达80.29%、位居全省第一。

打造农产品品牌矩阵,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组建矩阵。针对农产品品牌“小而散”的痛点,淮安市构建起“市域公共品牌+县域公共品牌+行业公共品牌”的特色矩阵。以地理标志为核心,培育出“盱眙龙虾”“洪泽湖螃蟹”等131件地理标志商标。其中,“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353.12亿元,连续9年位列全国水产类榜首,“洪泽湖螃蟹”品牌价值突破180亿元,入选国家农业品牌名录。融合发展。创新“地标+淮扬菜+文旅”融合模式,开展“淮安地标宴”推广活动,打造38道特色菜品;推动62件“休眠”区域公共品牌无偿转让,产生间接效益数百万元;依托盱眙龙虾宴等节庆活动及电商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带动上万农户融入产业化经营,产品品牌溢价超20%。出台《淮安市地理标志促进和保护条例》,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5省23市县地理标志保护联盟,形成跨区域协同保护机制。

淮安市知识产权局通过以上创新实践,在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淮安经验”。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以政企协同为纽带、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品牌矩阵为支撑,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淮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