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贴市场监管执法实践,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执法规范化水平。
细化制度规则,防止任性用权。规范处罚裁量。持续优化涉企行政处罚免罚从轻减轻处罚“三张清单”,更新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70余项。2025年1-10月份,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办理轻微违法免罚案件338起,免罚金额1638.25万元,办理从轻或减轻处罚案件976起,从轻或减轻金额6162.31万元。优化执法服务。出台《推行服务型全链条执法指导意见》,帮助经营主体合规经营。
把好执法尺度,做到宽严有度。推行“邀约式”执法模式。鼓励企业选取风险系数大、管理易忽略的重点事项提出检查邀约申请,检查结果不纳入监督执法程序,不实施行政处罚,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培养企业合规意识。食品药品领域实施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指导某区局在处理某医药公司违法收受回扣案件过程中,对行政处罚可能给该医药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该公司的经济社会贡献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依法给予从轻处罚。健全涉企执法检查报备制度。检查均需填报《执法检查表》,向法制机构备案后再入企检查。加强执法检查统筹。对机关内部不同处室之间监管检查进行合并,杜绝部门内部无序检查。
注重执法创新,提升监管效能。建立“三书同送”工作机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指导建议书》《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书》。加大非现场检查力度。针对广告、网络交易等行业,全面开展非现场检查,运用互联网监测甄别发现存在违法问题。推进差异化监管。实行食品安全“三分监管”,合规少查或免查,违规多查。
强化能力提升,锻造执法铁军。创新推行典型案例轮值评审交流机制。组织县区市场监管局轮流开展评审交流会10期,通过现场推演、案件再现等方式,深入剖析153件典型案件难点焦点问题。常态化开展“千字文”案例写作行动,4年多来共编印58期600余个案例,指导基层执法办案。实行重大案件“专案组”项目化管理模式。推行“以市局执法稽查处为牵头,以县区局执法稽查队伍为主体,以上下联动为纽带”的执法联动模式。2025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登记流转359条案源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