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推动专利链与产业链深度交融,赋能淮安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11月20日下午,由市知识产权局主办、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2025年淮安市绿色食品产业专利转化供需对接活动成功举办。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代表、淮阴工学院教师代表、全市重点绿色食品企业负责人及相关县区知识产权部门代表60余人齐聚一堂。
作为农业大市、食品名城,淮安“绿色食品”产业根基雄厚。截至2024年底,全市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已突破800亿元大关,正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稳步迈进。本次活动以“高校与绿色食品产业专利转化与协同运用”为主题,着力构建政企校三方对话平台,破解专利转化“供需脱节”困局,推动“实验室成果”加速迈向“生产线”。据悉,当前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有效发明专利量209件,仅占全市总量的2.2%,专利转化潜力巨大。高校应树立“需求导向”科研理念,梳理可转化专利清单;企业需主动对接创新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各级知识产权部门要当好“科技红娘”,持续完善“高校输出—机构服务—企业转化”的生态体系。
会上,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孟秀梅等3位教授,淮阴工学院罗思教授先后登台,聚焦“蓝指蕉果酒制备”“小龙虾与蒲菜耦合种养技术”等10余项绿色食品领域高价值专利,深入剖析技术优势、应用场景与产业化前景。
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亿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安牧乳业(江苏)有限公司三家龙头企业分别提出“固态酿造过程数智化调控”“高蛋白质植物胶软糖研发”“高活性物质巴氏杀菌奶开发”等8项核心技术需求,现场寻求高校技术支撑。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2位教授分别与江苏永瑞生物有限公司、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就“功能性植物提取技术”“中药制剂优化工艺”达成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约,标志着淮安绿色食品产业专利转化实现从“供需对接”到“实质合作”的跨越。签约仪式后,政企校三方代表围绕专利技术适配性、产业化路径、合作模式展开深度交流,后续将推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下一步,市知识产权局将常态化梳理高校存量专利与企业技术需求,建立“供需匹配清单”,依托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推动更多“纸面专利”转化为“产业红利”,助力淮安实现从“食品大市”向“食品强市”的跃升,为淮安“7+3”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注入知识产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