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与淮安市机动车检验行业协会联合制定的《淮安市机动车检测行业信用合规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作为全国首部针对机动车检测行业制定的信用合规指引性文件,《指南》的发布试行标志着淮安作为国家级信用合规管理创新试点地区,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跨上了新的台阶。
信用合规试点上升为城市战略。近年来,淮安市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24年3月,淮安市市场监管局与市信用协会联合发布了《淮安市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引(试行)》。2024年10月份,淮安市被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推进信用合规管理”创新试点地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入选市委、市政府2024年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针对淮安市机动车检测行业出现的一些检测机构无底线打价格战、不正当竞争,甚至有些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乱象,淮安市场监管局报经省市场监管局同意,确定机动车检测及白酒生产企业两个行业为重点试点行业。明确由淮安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淮安市机动车检测行业协会联合制订《指南》。2025年1月,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信用合规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推进会,对《指南》的制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随后,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市机动车检测行业协会,在市市场监管局的具体指导下,开展《指南》的编制工作。该《指南》的制定发布,正是淮安市在机动车检测这一重点行业落地信用合规管理的具体举措。
系统性构建行业信用合规框架。《指南》涵盖了机动车检测行业信用合规的基本要求、信用信息管理、合规运行规范等九大方面内容,为检测机构建立健全信用合规体系提供了具体指引。《指南》旨在为全市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信用建设和合规管理指引,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检验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指南》主要供淮安市机动车检验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使用,非会员单位亦可参考。
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在推进信用合规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中强调,要引导企业从 “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推进实现行业“全员合规”。2025年1月18日,淮安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淮安市机动车检测行业协会组织了全市机动车检测行业共同参与发起诚信经营倡议活动。全市各检测站负责人及外检员100多人参加了倡议活动。今年以来,淮安市市场监管局还以“政策链、自律链、监管链、协同链‘四链融合’”为驱动,构建立体化、闭环式的机动车检测行业治理新模式。7月份,淮安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在淮安电视台联合主办“市好办 民企会客厅”活动。活动聚焦机动车检测行业乱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活动现场,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机动车检测行业协会负责人就检测机构信用合规建设和《指南》的编制回答了主持人和检测机构提出的问题。在编制工作中,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与市机动车检测行业协会密切配合,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调研等方式,调查了解检测行业现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指导他们改进信用合规管理,在全国信用合规创新试点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两个协会联合在检测机构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有效地推动行业自律。全市56家在业机构公开承诺诚信服务,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实现从传统监管向现代治理转变。根据淮安市市场监管局的部署,将通过“信用监管、协会自治、机构自律、社会监督,逐步完善”的方式,推动《指南》在全市广泛推广运用,达到治理乱象,规范机动车检测行业的目的,完成市场监管总局的信用合规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任务。《指南》中明确,协会将适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交流活动,并依据《指南》内容,逐步推进行业信用评价和自律管理工作。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升淮安市机动车检测行业的整体信用水平,为全国同类城市的行业信用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信用合规建设贡献淮安的智慧。
淮安市机动车检测行业信用合规建设的推进,折射出我国监管领域的广泛转型——正从依赖惩罚的传统模式,转向以信用体系为核心引导企业自律的现代治理路径。《指南》的试行仅是开端,下一步,淮安将持续深化行业信用评价机制建设,真正实现“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