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职业打假人滥用投诉举报权利,渐成团伙化、专业化态势,严重困扰企业发展,破坏营商环境建设。为破解这一难题,金湖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全方位规制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全力守护优质营商环境。
明确定义,精准识别恶意行为。针对职业投诉举报占比超五成、单人投诉达70余次的突出问题,该局联合县人民法院、司法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部门和机构,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合理界定职业投诉和举报认定标准。坚持审慎原则,落实分类管理,对认定为职业索赔的行为不予受理,对职业举报行为分类处理,为基层执法人员提供清晰可操作的处理依据,有效识别高频投诉人的恶意举报行为。
部门联动,筑牢部门协作防线。面对年均增长300余件的职业投诉举报量,该局以市级层面多部门联合出台相关实施办法为契机,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作。通过建立完善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营商等多部门联动机制,从制度供给、行政执法、行刑衔接、司法保障、信息共享等方面发力,重点治理团伙化投诉举报行为,推进滥诉、滥议、滥讼、滥访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索赔行为,大幅节约被过度挤占的行政和司法资源。
主体自警,提升合规经营能力。联合司法、税务等职能部门针对食品标签、广告绝对化用语及外卖商家无证制售凉菜等高频被投诉领域,加大普法宣传和合规经营指导力度,压实经营主体责任,督促经营者增强学法知法用法意识,妥善处理消费者合理诉求,做到诚信守法经营,从源头减少被恶意投诉举报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困扰。
提效执法,着力强化治理成效。针对今年以来100余件滥用12345满意度评价反复投诉举报的案件,各相关部门不断提升执法队伍业务能力,改进处置方式,规范处置流程,提高处置效率。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精神和自由裁量意见,结合县域实际践行包容审慎执法理念,着力解决“时效紧迫、满意难求”的困境,为全县营商环境风清气正保驾护航。
下一步,金湖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不断完善职业打假行为认定标准和处置流程,加大对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合规培训和指导,提升企业应对职业打假的能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金湖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