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局开展春季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检查
2025-03-28 来源:淮安区市场监管局
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的和谐稳定。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淮安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牵头开展春季校园食堂检查,筑牢饮食安全防线,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担当:主体责任落实成效显著
全区现有78家自营学校食堂(涵盖幼儿园及驻淮高校)、6家校外供餐单位。严格督促所有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借助“江苏食品经营”微信小程序完成开学前自查自纠,及时更新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三类人”信息以及“一校一档”数据,达成“三类人”配备率与“三件事”落实率的“双百分百”。同时,大力推广“三分监管+五常管理”“色标管理”等模式,指导学校食堂依不同岗位制定个性化风险及防控措施清单并公示,稳步推动学校食堂标准化规范提升。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超96%,众多学校借此向师生家长实时展示后厨操作。
排查攻坚:专项检查全面覆盖
自2月起,相关部门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展开全面检查,目前已完成检查全覆盖,共排查出136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原料验收不严、加工操作不规范、人员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目前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年初,针对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涉及的9个集中供餐学校食堂及宾馆酒店,相关部门提前介入、驻点监管,严格审查考生食谱,剔除高风险食品,为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提供专业指导,有效排除食品安全隐患。
全程守护:食材配送全程可控
结合淮安区实际,制定《淮安区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食品安全操作指引(试行)》,规范名城甄选食材配送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牢牢把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源头关”。一方面,推动企业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搭建“淮安区阳光膳食监管平台”,实现采购验收、运输贮存等环节数据实时上传。在冷库、冷链车等关键区域安装温湿度物联监测设备,配备卫星定位终端,构建“线上预警+线下核查”闭环机制,目前企业食材溯源信息完整率达100%。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快检能力薄弱问题,协调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选派专家现场指导,开展农残兽残检测实操培训,助力企业建立标准化快检室并接入“阳光膳食监管平台”。
协同共治:部门协作共治成果丰硕
联合区纪委监委、区教体局对6家校外供餐单位和6家学校食堂进行检查,聚焦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操作规范、餐饮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病媒生物防制五大核心环节,累计发现27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将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放心碗筷”促进行动和“提供营养健康校园餐”项目有机融合,联合教体部门督促各学校加大投入,对学校食堂布局流程、设施设备等硬件进行升级,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开展“校园餐”举报奖励工作,对相关举报迅速查证,对属实情况及时兑现奖励。督促学校畅通校内食品安全投诉渠道,积极推进师生联防共管,及时解决校园食品安全投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