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2025-07-11 来源:淮阴区市场监管局
日前,淮阴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提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总体水平,保障广大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制定行动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确定专项行动的重点区域为城乡接合部、农村乡镇、农村校园及其周边;重点业态包括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小作坊、小超市和食杂店等;重点品种涵盖儿童食品、地方特色食品、散装食品等;重点针对无证生产经营、“两超一非”“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以及虚假宣传和违法宣称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
全面开展检查,保证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涉及生产到零售全环节。在生产环节,重点强化对农村中小食品生产企业及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食品生产者的主体资质、进货查验、原料使用等;在流通环节,重点检查主体资格,督促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杜绝采购、销售无合法来源食品或原料;在餐饮环节,掌握辖区农村餐饮服务提供者基本情况,重点检查餐饮单位主体资质、原料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执行等情况,保障农村餐饮服务原料安全。同时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排查风险隐患,对不合格食品依法处置。截至目前检查生产经营主体98家次,发现部分食品未离地摆放、进货凭证不齐全、散装食品标签不规范等轻微违规行为17个,已督促整改到位;组织抽检300批次,其中8批次不合格已依法依规处置。
加强部门联合,严惩违法行为。对监督检查、监督抽检、线上监测、投诉举报等获取的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线索,依法严厉查处。涉及种植养殖环节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及时移送农业农村部门处置,涉嫌犯罪案件线索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涉嫌党员、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今年以来,处理投诉举报64条,立案查处农村地区食品案件21件。
加大宣传引导,提升法律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不断提升群众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提高其假冒伪劣食品辨识和消费维权能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专项整治行动,举报假冒伪劣食品,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加强监管执法,进一步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保持对农村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业态、重点品种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全力提升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水平。